《模拟电子技术》教学大纲2021
作者:澳门太阳集团2022全新版发布日期:2022-03-14 10:23:17浏览次数:523
《模拟电子技术》教学大纲
一、课程基本信息
课程类别 |
学科基础课程 |
课程性质 |
理论 |
课程属性 |
必修 |
||
课程名称 |
模拟电子技术 |
课程英文名称 |
Analogic Electronic Circuits |
||||
课程编码 |
F10XB23G |
适用专业 |
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|
||||
考核方式 |
考试 |
先修课程 |
电路分析基础 |
||||
总学时 |
64 |
学分 |
4 |
理论学时 |
52 |
||
实验学时/实训学时/ 实践学时/上机学时 |
实验学时:12 |
||||||
开课单位 |
澳门太阳集团2022全新版 |
二、课程简介
《模拟电子技术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必修课程,讲述电子元件、单元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,包括二级管、三极管、放大电路、集成运算电路、电源等单元电路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,使学生获得模拟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,并在其基础上进行技能训练。通过教学和实际操作训练,使学生具有分析模拟电路工作原理及计算电路性能指标的能力,使用仪器仪表进行电路调试的技能,加强学生对模拟电路的分析能力,为后续课程打下较好的基础。
三、课程教学目标
课程教学目标 |
支撑人才培养规格指标点 |
支撑人才培养规格 |
|
知 识 目 标 |
目标1: 掌握三极管、二级管、放大、集成运算、电源、等单元电路的结构、工作原理、主要性能指标及分析计算方法。掌握低频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。 |
3-1:能够应用模拟电路相关知识,分析、计算基本单元模拟电路性能指标。 |
3.工程知识 |
能 力 目 标 |
目标2: 使学生能够应用模拟电路知识和低频仪器仪表,对基本放大电路和运算放大电路静态、动态参数测试及调试,并对实验数据分析,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。 |
4-1:具备应用数学、自然科学、工程科学基本原理及专业知识,对电子信息领域相关应用系统的设计、开发中出现的问题,进行有效的描述、分析、推理及解决。 |
4.问题分析 |
素 质 目 标 |
目标3: 了解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及前沿动态,能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,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,进行模拟电子电子线路的设计、仿真、调试等。 |
8-3:能够正确认识电子信息技术对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,具有良好的质量、安全、效益、环保、职业健康和服务意识。 |
8. 职业规范 |
四、课程主要教学内容、学时安排及教学策略
(一)理论教学
教学模块 |
学时 |
主要教学内容与策略 |
学习任务安排 |
支撑课程目标 |
绪论 |
2 |
重点:信号的区分、电子信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。 难点:电子信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。 思政元素:通过了解电子信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,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。 教学方法与策略:课堂讲解、启发问答、讨论。在线下教学过程中采用电子教案、经典案例,结合多媒体教学、辅助以适当的传统板书,增强课堂教学吸引力,提升课堂教学效果。 |
课前:预习 课堂:思考做好笔记 课后:复习 |
目标1 目标3 |
常用半导体器件 |
6 |
重点:半导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,晶体管的三个工作区域及特点。 难点:晶体管的三个工作区域及特点。 思政元素:通过了解半导体与电子技术的发展历程,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。 教学方法与策略:课堂讲解、启发问答、讨论。在线下教学过程中采用电子教案、经典案例,结合多媒体教学、辅助以适当的传统板书,增强课堂教学吸引力,提升课堂教学效果。 |
课前:预习 课堂:思考做好笔记 课后:复习 |
目标1 目标3 |
共射放大电路 |
4 |
重点:共射放大电路主要性能指标的分析计算。 难点:微变等效电路分析动态参数的方法。 思政元素:学习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,培养学生在不同条件下采取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。 教学方法与策略:课堂讲解、启发问答、讨论。在线下教学过程中采用电子教案、经典案例,结合多媒体教学、辅助以适当的传统板书,增强课堂教学吸引力,提升课堂教学效果。 |
课前:预习 课堂:思考做好笔记 课后:复习 |
目标1 目标3 |
基本放大电路 |
6 |
重点:三种基本放大电路主要性能指标的分析计算。 难点:三种基本放大电路的性能区别。 思政元素:通过学习三种基本放大电路的不同特性。启发学生做事在不同情况下采用不同的方法,才能达到好的效果。 教学方法与策略:课堂讲解、启发问答、讨论。在线下教学过程中采用电子教案、经典案例,结合多媒体教学、辅助以适当的传统板书,增强课堂教学吸引力,提升课堂教学效果。 |
课前:预习 课堂:思考做好笔记 课后:复习 |
目标1 目标3 |
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|
4 |
重点: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及动态分析、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组成、性能指标。 难点: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及动态分析。 思政元素:通过分析多级放大的基本原理及在电路中的作用。启发学生做事需要坚持不懈,才能有成效。 教学方法与策略:课堂讲解、启发问答、讨论。在线下教学过程中采用电子教案、经典案例,结合多媒体教学、辅助以适当的传统板书,增强课堂教学吸引力,提升课堂教学效果。 |
课前:预习 课堂:思考做好笔记 课后:复习 |
目标1 目标3 |
集成运放中的单元电路 |
6 |
重点:集成运放中的差分放大电路、电流源电路的组成、工作原理。 难点:集成运放四种不同的输入、输出方式下的参数计算方法。 思政元素:通过学习集成运放四种不同的输入、输出方式下的参数计算方法。启发学生不同的解决方法会带来不同的结果。 教学方法与策略:课堂讲解、启发问答、讨论。在线下教学过程中采用电子教案、经典案例,结合多媒体教学、辅助以适当的传统板书,增强课堂教学吸引力,提升课堂教学效果。 |
课前:预习 课堂:思考做好笔记 课后:复习 |
目标1 目标3 |
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|
4 |
重点:反馈的概念,四种交流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判断分析。 难点:瞬时极性法判断正、负反馈。 思政元素:思政元素:通过分析反馈对电路性能的影响。引导学生了解做事需要及时知道行为后果,及时调整。 教学方法与策略:课堂讲解、启发问答、讨论。在线下教学过程中采用电子教案、经典案例,结合多媒体教学、辅助以适当的传统板书,增强课堂教学吸引力,提升课堂教学效果。 |
课前:预习 课堂:思考做好笔记 课后:复习 |
目标1 目标3 |
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 |
4 |
重点: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对电路性能的影响及性能指标的分析计算。 难点: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反馈系数与放大倍数的计算。 教学方法与策略:课堂讲解、启发问答、讨论。。在线下教学过程中采用电子教案、经典案例,结合多媒体教学、辅助以适当的传统板书,增强课堂教学吸引力,提升课堂教学效果。 |
课前:预习 课堂:思考做好笔记 课后:复习 |
目标1 目标3 |
信号的运算与处理 |
6 |
重点:基本运算电路的工作原理、输入与输出之间的运算关系分析、有源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。 难点:运用虚短和虚断概念计算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函数关系。 教学方法与策略:课堂讲解、启发问答、讨论。在线下教学过程中采用电子教案、经典案例,结合多媒体教学、辅助以适当的传统板书,增强课堂教学吸引力,提升课堂教学效果。 |
课前:预习 课堂:思考做好笔记 课后:复习 |
目标1 目标3 |
功率放大电路 |
4 |
重点:功率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,主要性能指标的计算。 难点:基本功率放大电路输出功率与转换效率的计算。 思政元素:思政元素:通过讲解功率放大电路与电压放大电路的异同。引导学生看事情要看实质,不能只看表面。 教学方法与策略:课堂讲解、启发问答、讨论。在线下教学过程中采用电子教案、经典案例,结合多媒体教学、辅助以适当的传统板书,增强课堂教学吸引力,提升课堂教学效果。
|
课前:预习 课堂:思考做好笔记 课后:复习 |
目标1 目标3 |
直流稳压电源 |
6 |
重点:直流稳压电源的结构及工作原理。 难点:整流、滤波、稳压电路的分析计算方法。 教学方法与策略:课堂讲解、启发问答、讨论。在线下教学过程中采用电子教案、经典案例,结合多媒体教学、辅助以适当的传统板书,增强课堂教学吸引力,提升课堂教学效果。 |
课前:预习 课堂:思考做好笔记 课后:复习 |
目标1 目标3 |
(二)实践教学
实践类型 |
项目名称 |
学时 |
主要教学内容 |
项目 类型 |
项目 要求 |
支撑课程目标 |
实验 |
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|
2 |
重点:常用的电子仪器—示波器、函数信号发生器、直流稳压电源、数字万用表等的使用方法。 难点:掌握用双踪示波器观察正弦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。 思政元素:要求学生具有认真、严谨、细致的科学态度及团队合作精神。 |
验证 |
实验2人一组,完成实验报告。实验报告须有详细的实验记录。 |
目标2 目标3 |
实验 |
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静态参数测量 |
2 |
重点:共射极单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,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。 难点: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分析。
|
验证 |
实验2人一组,完成实验报告。实验报告须有详细的实验记录。 |
目标2 目标3 |
实验 |
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动态参数测量 |
2 |
重点: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动态参数测量方法。 难点:共射极单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、输入电阻、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。 |
验证 |
实验2人一组,完成实验报告。实验报告须有详细的实验记录。 |
目标2 目标3 |
实验 |
射极跟随器测试 |
2 |
重点:射极跟随器静态、动态参数的测量,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。 难点:射极跟随器电压放大倍数、输入电阻、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。 思政元素:向学生强调“精益求精”“孜孜以求”“一丝不苟”的大国工匠精神。 |
验证 |
实验2人一组,完成实验报告。实验报告须有详细的实验记录。 |
目标2 目标3 |
实验 |
集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(模拟运算电路) |
2 |
重点:由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比例、加法、减法等基本运算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分析方法。 难点:集成运算放大器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函数关系。 思政元素:向学生强调探究与创新精神,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。 |
验证 |
实验2人一组,完成实验报告。实验报告须有详细的实验记录。 |
目标2 目标3 |
实验 |
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(电压比较器) |
2 |
重点:电压比较器的电路结构、工作原理及测试方法。 难点:电压比较器的电压传输特性。 思政元素:要求学生处理实验数据必须坚持实事求实、严谨的科学态度。 |
验证 |
实验5人一组,完成实验报告。实验报告须有详细的实验记录。 |
目标2 目标3 |
五、学生学习成效评估方式及标准
考核与评价是对课程教学目标中的知识目标、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等进行综合评价。在本课程中,学生的最终成绩是由平时成绩(作业、课堂提问、出勤、实验成绩、期末成绩3个部分组成。
1.平时成绩(占总成绩的20%):采用百分制。平时成绩分作业(占10%)和考勤(占10%)两个部分。评分标准如下表:
等级 |
评分标准 |
1.作业;2.考勤 |
|
优秀 (90~100分) |
1.作业书写工整、书面整洁;90%以上的习题解答正确。 2.出勤率100%。 |
良好 (80~89分) |
1.作业书写工整、书面整洁;;80%以上的习题解答正确。 2.未请假缺课一次。 |
中等 (70~79分) |
1.作业书写较工整、书面较整洁;70%以上的习题解答正确。 2.未请假缺课两次。 |
及格 (60~69分) |
1.作业书写一般、书面整洁度一般;60%以上的习题解答正确。 2.未请假缺课三次。 |
不及格 (60以下) |
1.字迹模糊、卷面书写零乱;超过40%的习题解答不正确。 2.未请假缺课四次及以上。 |
2.实验成绩(占总成绩的20%):采用百分制。评分标准如下表:
等级 |
评分标准 |
实验报告 |
|
优秀(90~100分) |
实验报告数据记录全面,90%以上的数据准确,实验内容和步骤详细,结论正确无误。 |
良好 (80~89分) |
实验报告数据记录全面,80%以上的数据准确,实验内容和步骤详细,结论较正确。 |
中等 (70~79分) |
实验报告数据记录较全面,70%以上的数据准确,实验内容和步骤较详细,结论较正确。 |
及格 (60~69分) |
有实验报告的数据记录,60%以上的数据准确,有一定的实验内容和步骤,能给出实验结论。 |
不及格(60以下) |
实验报告所记录数据超过40%不准确,缺少实验内容和步骤等。 |
3.期末考试(占总成绩的60%)采用百分制。期末考查的考核内容和分值分配情况请见下表:
考核 模块 |
考核内容 |
主要 题型 |
支撑目标 |
分值 |
绪论 |
信号的区分、电子信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。 |
填空选择 |
目标1 |
4 |
常用半导体器件 |
对电路元件二极管、三极管特性的掌握 |
填空选择 |
目标1 |
8 |
共射放大电路 |
共射放大电路主要性能指标的分析计算 |
计算 |
目标1目标3 |
10 |
基本放大电路 |
多级放大电路分析的静态、动态参数分析、计算 |
计算 |
目标1目标3 |
10 |
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|
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及动态分析、集成放大电路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、性能指标 |
填空选择 |
目标1目标3 |
10 |
集成运放中的单元电路 |
集成运放中的差分放大电路、电流源电路的组成、工作原理、集成运放四种不同的输入、输出方式下的参数计算方法 |
计算 |
目标1目标3 |
10 |
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|
交流负反馈四种类型判断方法 |
判断分析 |
目标1目标3 |
4 |
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 |
深度负反馈下的电压放大倍数及反馈系数的计算 |
计算 |
目标1目标3 |
10 |
信号的运算与处理 |
运算放大电路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 |
计算 |
目标1目标3 |
10 |
功率放大电路 |
功率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分析、计算 |
填空选择 |
目标1目标3 |
10 |
直流稳压电源 |
直流稳压电源电路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 |
分析简答 |
目标1目标3 |
14 |
序号 |
教学安排事项 |
要求 |
1 |
授课教师 |
职称:副教授,学历(位):硕士研究生 其他: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高级工程师或讲师。 |
2 |
授课地点 |
√教室√实验室 □室外场地 □其他: |
3 |
学生辅导 |
线上方式及时间安排:经与学生沟通另行安排 线下地点及时间安排:经与学生沟通另行安排 |
六、 教学安排及要求
七、选用教材
[1]童诗白等.《模拟电子技术基础》(第五版)[M].北京:高等教育出版社,2015年10月.
[2] 华成英等.《模拟电子技术基本教程》[M].北京:清华大学出版社,2013年7月.
八、参考资料
[1] 王卫东等.《模拟电子技术基础》。[M]北京:电子工业出版社,2010年5月.
[2] 康华光等.《电子技术基础(模拟部分)》(第四版)。[M]北京: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8年7月.
网络资料
[1]电子工程网, https://www.eechina.com/analog.php
[2]中国大学MOOC,https://www.icourse163.org/course/USTB-1003044002?from=searchPage
大纲执笔人:唐志辉
讨论参与人:蔡玉涛、张惠敏
系(教研室)主任:曹丽娟
学院(部)审核人:连元宏
附件下载:《模拟电子技术》教学大纲2021
辅导员:电话23382502 地址:8B313 行政/教学秘书:电话23382505 地址:8B303
联系地址:东莞市寮步镇文昌路1号东莞城市学院澳门太阳集团2022全新版8B三楼
Copyright © 2019 东莞城市学院澳门太阳集团2022全新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由易米科技提供技术支持
城院官微
城院智造微信
招就处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