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数字电路设计与制作》教学大纲2021
作者:澳门太阳集团2022全新版发布日期:2022-03-14 10:40:28浏览次数:394
《数字电路设计与制作》教学大纲
一、课程基本信息
课程类别 |
专业必修课程 |
课程性质 |
实践 |
课程属性 |
必修 |
||
课程名称 |
数字电路设计与制作 |
课程英文名称 |
Designing and Making On Digital Electronics Products |
||||
课程编码 |
F10ZB13Z |
适用专业 |
电子信息工程 |
||||
考核方式 |
考查 |
先修课程 |
电路分析基础、模拟电子电路、数字电子技术 |
||||
总学时 |
32 |
学分 |
2 |
理论学时 |
0 |
||
实验学时/实训学时/ 实践学时/上机学时 |
实践学时:32 |
||||||
开课单位 |
澳门太阳集团2022全新版 |
二、课程简介
《数字电路设计与制作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,它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在学生有了一定理论基础后,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基本技能去设计、开发电子产品,以便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电子产品设计方面的能力。
通过本课程的学习,使学生了解电子产品设计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技能。理解、巩固、扩大已获得的理论知识,提高综合分析的能力。掌握电子产品制作、装调的全过程,了解查找及排除电子电路故障的常用方法。
三、课程教学目标
课程教学目标 |
支撑人才培养规格指标点 |
支撑人才培养规格 |
|
知 识 目 标 |
目标1: 掌握常用的组合逻辑器件、时序逻辑器件的使用;由状态图、状态表、驱动方程的电路设计方法;通过protues或multisum进行电路设计和仿真;电烙铁的使用;示波器、万用表等测量仪器的使用。 |
3-2:能够将数学、自然科学、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,用于电子信息领域的相关工程问题的建模、推演、求解 |
3.工程知识 |
能 力 目 标 |
目标2: 了解常用的电子元器件的性能特点、识别检验方法,合理选择元器件、搭建电路,实现功能;掌握电子元器件的安装、焊接等基本技能,学会分析与处理简单的电路故障。学会使用相应的数字电路仪器。 |
4-1:具备应用数学、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,对电子信息的相关工程问题进行识别和表达的能力,能运用相关科学原理思考问题,识别和判断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、步骤和参数,并进行有效的分析,以获得可靠的结论。 5-1:掌握本专业涉及的工程设计原理和方法,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设计解决方案。 |
4.问题分析 5.设计与开发 |
素 质 目 标 |
目标3: 培养学生具严谨的设计风格,良好的工作习惯;能够遵循硬件开发的基本流程,需求分析、硬件设计、仿真、调试等各个环节规范有序;培养学生持续改进、团队协作的精神。 |
8-4:能够正确认识电子信息技术对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,具有良好的质量、安全、效益、环保、职业健康和服务意识。 11-2:能够通过有效手段,掌握自主学习方法,具备不断学习和适应社会进步发展的能力。 |
8.职业背景 11.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 |
四、课程主要教学内容、学时安排及教学策略
(一)理论教学
无
(二)实践教学
实践类型 |
项目名称 |
学时 |
主要教学内容 |
项目 类型 |
项目 要求 |
支撑课程目标 |
实训 |
指导学生选题 |
2 |
重点:了解数字电路的常用器件,基本原理及元器件的应用。查阅相关资料,确定设计题目。 难点:典型电路的分析 思政元素:增强创新意识,发挥所学的基本原理、技术及应用,根据实际问题,大胆的提出自己的见解,勇于创新。 |
设计 |
分组进行,要求2-3位同学一组 |
目标1 目标2
|
实训 |
制定设计方案 |
6 |
重点:根据题目,选择相应的器件,查阅相关资料,确定设计方案。 难点: 设计方案的确定 思政元素:组员之间分工合作,明确责任。同学之间学习如何保持良好的沟通,为以后就业工作做准备。 |
设计 |
组员分工合作,明确各自任务,列出材料清单 |
目标1 目标2
|
实训 |
仿真与调试 |
6 |
重点:设计电路,学习使用仿真软件 难点: 电路出现故障,如何排查故障,调整电路结构 思政元素:追求精雕细琢、精益求精、超越自我的工匠精神,让学生体会、感受“工匠精神”的实质。 |
设计 |
绘制出电路图并仿真。分组分工完成。 |
目标1 目标2 目标3 |
实训 |
电路的制作 |
6 |
重点:电烙铁、焊锡丝、松香、焊锡膏的正确使用,元件在电路板上的放置、焊接。 难点:正确将元件放置在电路板上、焊接。 思政元素:坚持节约优先的绿色环保意识,充分利用旧电线、轧带、焊锡丝的电工耗材,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,让电工耗材得到循环利用。 |
综合 |
正确焊接电路。分组分工完成。 |
目标1 目标2
|
实训 |
调试电路 |
8 |
重点:完成作品测试与调整。 难点:使用仪器仪表进行电路调试。发现电路中存在的问题,解决问题。 |
综合 |
作品的调整、测试。 |
目标1 目标2 目标3 |
实训 |
撰写报告及验收作品 |
4 |
重点:组员根据自己的任务,有侧重点的撰写制作报告,小组汇报。 难点:撰写制作报告要符合规范 思政元素:现代科技发展很快,要跟上时代的节奏,关心新科技的发展状况,为早日步入社会做准备。鼓励学生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,树立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。 |
综合 |
独立完成制作报告的撰写,小组汇报,由老师检查作品并验收 |
目标2 目标3 |
|
备注: 项目类型填写验证、综合、设计、训练等。 |
五、学生学习成效评估方式及标准
考核与评价是对课程教学目标中的知识目标、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等进行综合评价。在本课程中,学生的最终成绩是由平时成绩(课堂表现、出勤)、设计报告成绩、作品验收成绩3个部分组成。
1.平时成绩(占总成绩的20%):采用百分制。平时课堂表现(占10%)和考勤(占10%)两个部分。评分标准如下表:
等级 |
评分标准 |
1.课堂表现;2.考勤 |
|
优秀 (90~100分) |
1.按照课程安排,圆满完成各部分工作;90%以上达到设计任务要求。 2.出勤率100%。 |
良好 (80~89分) |
1.按照课程安排,认真完成各部分工作;80%以上达到设计任务要求。 2.未请假缺课一次。 |
中等 (70~79分) |
1. 按照课程安排,独立完成各部分工作;70%以上达到设计任务要求。 2.未请假缺课两次。 |
及格 (60~69分) |
1. 按照课程安排,基本能完成各部分工作;60%以上达到设计任务要求。 2.未请假缺课三次。 |
不及格 (60以下) |
1.不能按照课程安排完成各部分工作;80%以上;超过40%的不能达到设计任务要求。 2.未请假缺课四次及以上。 |
2.作品验收(占总成绩的50%)采用百分制。分值分配情况请见下表:
考核 模块 |
考核内容 |
支撑目标 |
分值 |
作品的安装、制作 |
各类元件安装与焊接、连线及电源的接入质量 |
目标2 目标3 |
20 |
作品的功能 |
实现设计要求的基本功能 |
目标2 目标3 |
50 |
作品的性能 |
主要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|
目标2 目标3 |
30 |
评分标准如下表:
等级 |
评分标准 |
1.外观;2.功能 |
|
优秀(90~100分) |
1. 外观好,没有飞线。 2. 能实现全部功能完整。 |
良好 (80~89分) |
1. 外观好,有4跟以下飞线。 2. 能实现80%功能完整。 |
中等 (70~79分) |
1. 外观较好,有10跟以下飞线。 2. 能完成60%功能。 |
及格 (60~69分) |
1. 外观较好,飞线杂乱。 2. 能实现50%功能。 |
不及格(60以下) |
1. 外观差 2. 无功能。 |
3.设计报告成绩(占总成绩的30%):采用百分制,考核内容和分值分配情况请见下表:
考核 模块 |
考核内容 |
支撑目标 |
分值 |
方案设计 |
系统方案设计、单元电路设计 |
目标1 目标3 |
20 |
原理图仿真 |
使用multisim/protues软件进行电路仿真与调试 |
目标1 目标3 |
20 |
电路制作 |
元件的安装、焊接。作品的制作。 |
目标1 目标3 |
20 |
调试总结 |
作品功能及性能指标测试说明与总结 |
目标2 目标3 |
40 |
序号 |
教学安排事项 |
要 求 |
1 |
授课教师 |
职称:讲师及以上职称 学历(位):硕士研究生或以上学历 其他: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高级工程师或讲师 |
2 |
授课地点 |
□教室 √实验室 □室外场地 □其他: |
3 |
学生辅导 |
线上方式及时间安排:建议企业微信群,随时与学生沟通 线下地点及时间安排:经与学生沟通另外安排 |
六、 教学安排及要求
七、选用教材
[1] 杨欣等编著. 电子设计从零开始 [M]. 北京:清华大学出版社,2010年1月.
[2] 沈任元.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(第2版)[M]. 北京:机械工业出版社,2019年2月.
八、参考资料
[1]韦建英. 数字电子技术(第1版)[M]. 武汉: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,2012年4月.
[2]鲍可进. 数字逻辑电路设计(第3版)[M]. 北京:清华大学出版社,2015年6月.
[3]王毓银,数字逻辑电路逻辑设计(第3版)[M]. 北京: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9年7月.
大纲执笔人: 张黎红
讨论参与人:周杨景、陈超嫦
系(教研室)主任:曹丽娟
学院(部)审核人:连元宏
附件下载:《数字电路设计与制作》教学大纲2021
辅导员:电话23382502 地址:8B313 行政/教学秘书:电话23382505 地址:8B303
联系地址:东莞市寮步镇文昌路1号东莞城市学院澳门太阳集团2022全新版8B三楼
Copyright © 2019 东莞城市学院澳门太阳集团2022全新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由易米科技提供技术支持
城院官微
城院智造微信
招就处微信